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幻象師

很少會不喜歡一齣動畫片的,但【幻象師】(The Illusionist) 呢,想來想去也不喜歡。


【幻象師】的故事,是說一位潦倒的魔術師,遇見一個相信魔術的女孩。他為了要保存女孩的一份天真,勉力工作,滿足她無盡的慾望。只是世間相信魔術的人愈來愈少,魔術師再也撐不下去了……



影片看了約十五分鐘,栗子妹便覺得故事不對勁:一、真正相信錦衣美食由魔法變出來的女孩,恐怕世間絕無僅有。所謂的相信,大抵都是裝出來的吧?二、對一個素昧平生的女孩,魔術師肯如此奉獻,真的只為了保存她那份天真,抑或別有所圖?由於壞印象早已成形,於是往後的故事,便愈看愈不是味兒。恕栗太過世故,魔術師與女孩的關係,我只想到「醜惡」二字。


不過影片也不是沒有感動人的地方。一班表演者的漂泊與淒清,著實教栗同情。或許魔術師是為著女孩那份認同才如此拼命吧?但願如此。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人事經理補鑊之旅

員工在自殺式襲擊中罹難,人事部經理竟懵然不知,小報記者當然就此事大造文章,抨擊公司沒有人情味。這下事情鬧大了,人事部經理該如何平息今次風波?



顧名思義,【人事經理補鑊之旅】(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 說的就是這位經理如何補鑊,以挽回公司聲譽。劇情講述他代表公司,運送員工遺體回故鄉安葬;在旅程中遇上的人與事,令他對人生有更深切的體會。


【人事經理補鑊之旅】是一齣典型的公路片,既有輕鬆惹笑的段落,也有感人肺腑的地方。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人事部經理要為死者尋根的那份執著。中國人常說的「落葉歸根」,原來外國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可是對於一些漂泊不定的人而言,哪裡才是他們的根呢?他們死後又是否願意回故鄉長眠,抑或寧願留在異地?

飾演人事部經理的 Mark Ivanir 曾參演 Law and OrderCSI 等電視劇,他在電影中的演出十分扣人心弦,又一位值得留意的好戲之人!

中場休息

電影節連續趕了八場,累得要死,所以今天特意拿了一天假,來個中場休息。



說是休息,其實還是繼續「工作」:寫電影觀後感,查看有甚麼好片即將上映。這樣子電影呀電影,相信過了四月四日之後,聽見「電影」二字便會立即起雞皮!



今天下午先到 UA
iSquare
,看看能否買到【人事經理補鑊之旅】的即場門票,買到便看這齣,買不到就看【愛,別讓我走】。之後當然是去文化中心看【幻象師】。不過現在最期待的,反而是散場後的節目。



還是廢話少說,爭取時間做家務!朋友,今晚見!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質數的孤寂

因著童年不可磨滅的陰影,Alice Mattia 變成兩個孤獨的靈魂,無法向人靠近。在一個派對上,這兩個靈魂終於遇上了,只是他們能否擺脫孿生質數的命運,衝破隔閡,真正走在一起?




【質數的孤寂】(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 改編自意大利作家 Paolo Giordano 的暢銷小說《質數的孤獨》(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是一個關於孤單與愛人的故事。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 Alice Mattia 的成長歷程,感動了萬千讀者。


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似乎是理所當然。可是在電影版中,原著的動人之處卻蕩然無存。導演將原本順序寫成的故事重組,製造懸念與驚慄,不錯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為看少一分鐘都會跟不上),但是故事的主旨卻在重構時失落了。一個沒有主旨的故事,哪能給觀眾留下印象深刻?


讀過原著的朋友,一定會發現編導的不少敗筆。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那段關於質數的描述,竟然是在婚禮上由新娘子讀出!在這個故事中,質數可是「孤單」的同義詞啊,新娘子怎會在婚禮上說那種話?!另外 Alice 寄給 Mattia 的明信片,沒料到竟會變成那個樣子的。要做一張符合小說描述的明信片,真有那麼難?


沒讀過原著的朋友,看電影時應該會有另一番感受。但栗很懷疑,若沒讀過原著,有多少人可以跟得上電影那些跳到人頭暈的劇情?


今趟真是極之差的觀影經驗,看一齣形神俱失的改編作品,想嘔。


都靈老馬

荒原之上,住了一對父女和一匹老馬。父女二人生活拮据;父親的右手殘廢,靠老馬拉車運送貨物為生,女兒則留家照顧父親的起居飲食。一天,老馬不動、不飲、不食,然後水井乾涸,油盡燈枯……



【都靈老馬】(The
Turin Horse)
是一齣把栗悶個半死,卻又不得不拍手讚好的電影。電影的題旨可以看作是「等待死亡」;觀眾在兩個半小時內,見證住兩父女與老馬,無論如何積極/消極抵抗,最終還是逃不開死亡的招手。



看電影的時候,想起很多別的東西,例如覺得故事鋪排有點像
Raymond Briggs
的《When
the Wind Blows
》,而父女那些刻板重複的生活,又好像【偷天情緣】(Groundhog
Day)
裡的情節。不過以黑白片的形式表達,感覺截然不同。



最喜歡電影中的那些細節,雖然是同樣的場景,但以不同的角度拍攝,讓觀眾可以自行發掘全貌;而那些靜止的畫面,感覺很美。



不知導演用六天去說父女與老馬的故事,是否有特別含義?若創造萬物只需六天的時間,毀滅萬物是否也只需六天?



~ * ~ * ~ * ~ * ~ * ~ * ~ * ~ * ~



散場的時候,觀眾分成兩大派,一派是「我想食薯仔」,另一派則是「我唔想再見到薯仔」。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因電影節而成的飯局

為了省錢與看電視,平常下班後都會回家吃飯。不過這兩個星期要看電影節的節目,於是晚餐便要出外解決。



星期二晚看五點半與九點半,中間有個多小時的空檔,於是便立即約姚老板出來,談談自己的前途問題。至於結論呢,就是在一間公司待得太久,想到外面發展異常困難。



星期四晚跟影友同場,開場前吃了一頓,散場後再找個地方聊天。可能最近人太累,樣子有點呆,希望沒嚇著新朋友。



星期五最開心,因為沒想過小兄弟竟然答允到銅鑼灣!拉著他去吃比薩和甜品,然後捧著鼓鼓的肚子到UA時代廣場看【瘋狂的馬戲】,極之滿足!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母親的告白

母親離世,留下兩封信給一對孿生兒,著女兒尋回生父,兒子尋找兄長。兒子說:「明明只有我們仨,何來父兄?」不過女兒憑直覺得知,事情另有蹊蹺,於是毅然踏上征途,【母親的告白】(Incendies) 這個故事也由此展開。

電影游走於兩個時空,借孿生兒的尋根之旅,交代其母 Nawal Marwan 的一生。Nawal 生於中東,年青時跟戀人珠胎暗結,本欲一起遠走高飛,卻被親人逮獲,戀人遭槍殺。後來她加入了激進組織,在一次刺殺行動中被捕,坐牢十五年,在獄中更慘遭強暴。簡言之:Nawal
的一生,要幾慘,有幾慘。

看完電影,心情沉重。想起之前看過的【Before the Rain】,不明白何以世間會有如此多僵化的禮教,以及如此濃的仇恨。如果 Nawal 能守住長子,又或如果她沒有加入激進組織,故事便能完全改寫。不過,在漫天戰火的國度裡,這些「如果」還是吞回肚子裡去好了,因為空想無用,活命要緊!

很欣賞一對孿生兒能坦然接受 (至少表面如此) 命運給他們開了這樣大的一個玩笑,也感謝他們在知道真相後,並沒有咒罵母親。有些人總覺得,父母必須是聖人,不能有絲毫過失,但其實父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實在不應對他們過份苛求。

~ * ~ * ~ * ~ * ~ * ~ * ~ * ~ * ~

很高興可以跟幾位影友一起看這齣電影。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人生一大樂事也。

君還記得我否

林瓊是地震遺孤,為了治癒心理創傷,自願接受玉子國的人腦晶片植入計劃。長大後的林瓊,成了軍事專家。在一次駭客任務中,她認識了敵國的榮大洋,對他一見傾心。為了要一嘗愛情的甜美,林瓊自薦到敵國交流學習。過不久,林瓊與榮大洋便打得火熱,可是敵對國的兩名要員,又豈容相戀?最終二人被迫分開。兩年後,林瓊再次出現在榮大洋的生命裡,只是她再也認不到他……

《君還記得我否》並非亦舒最出色的小說,只是故事讓栗想起多年前的一套電視劇【天師執位】,當中苗喬偉與翁美玲一段兜兜轉轉的情,至今仍深印在腦海裡。跟其他事情一樣,愛情也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即使是對的人,在不對的時空遇上了,結果也是徒然。

伊朗式分居

Nader 和 Simin 結婚十四載,育有一名十一歲的女兒。為著女兒的前程,Simin 打算移居外地,可是 Nader 不願拋下得了老人癡呆症的老父,要留在伊朗。二人在去留問題上爭持不下,最終 Simin 告上法庭,要求離婚;無奈法官不允,於是 Simin 便自行與丈夫分居。

Simin 離家後,Nader 找鐘點女傭照顧老父,可是那位女傭卻玩忽職守。Nader 見老父被綁,家中失錢,氣憤不已,推了女傭出家門,令她失去腹中塊肉。女傭的丈夫報案,要 Nader 血債錢償……

【伊朗式分居】(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以 Nader 和 Simin 的決裂為引子,描寫兩對伊朗夫婦之間的問題:Simin 是新一代的伊朗女性,她深愛 Nader,卻受不了他的一意孤行、不解溫柔。鐘點女傭是傳統的伊朗女性,深受禮教約束;雖然丈夫粗魯無禮,卻依然默默跟從。面對婚姻不如意,無論選擇離異或啞忍,最受傷害的始終是孩子。Somayeh (女傭的女兒) 那些天真無邪的告白,實在教人心痛。

電影雖以「伊朗式分居」為名,但當中探討的問題,無分國界。成人複雜的心思,到底為世間製造了多少麻煩?

~ * ~ * ~ * ~ * ~ * ~ * ~ * ~ * ~

雖然這齣要付七十元才看到,但栗子妹依然覺得物有所值。感謝導演不懼犯禁,為各地觀眾帶來一齣精彩的電影!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ER秃鷹

她是實習醫生,每天乘坐救護車穿梭車禍現場與醫院,拯救生命。他是失去執照的律師,每天往返車禍現場與醫院,目的是要為受害人家屬爭取賠償,好從中抽取佣金。她和他的相遇與相愛,似是命中注定,無可避免。可是建基於龐大利益之上的愛情,最終能否開花結果?



ER鷹】(Carancho) 是一齣集齊各種商業元素的阿根廷電影,有情慾、有驚險、有暴力,結局也夠黑色。可惜作為骨幹的愛情線,毫無說服力;看著男女主角難捨難分的樣子,頭頂冒了幾十個問號與感嘆號出來。他們才相處了多久?感情豈會如此之深?導演想將他們塑造成現代版的 Bonnie and Clyde

律師榨取受害人的賠償金,時有聞之,但像電影中那樣,與醫護人員串謀,自製車禍,也未免太恐怖了。利字當頭,人的良心消失殆盡。

~ * ~ * ~ * ~ * ~ * ~ * ~ * ~ * ~

片尾曲那些哈哈哈笑聲,好像是在嘲笑栗子妹,竟然會花六十五元看這樣的一齣電影~~~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當潮州妹遇見上海婆

週日早上在家看【最強醫人】,忽然有人在門口喊栗爸,一看,原來是住在同層的婆婆。婆婆在門口嘰哩呱啦的說了一大通,栗爸皺著眉把栗妹叫了過去旁聽。可是自婆婆口中吐出的音節,栗妹半個也不認識,於是跟栗爸說:「聽唔明,唔該翻譯。」之後栗爸跟婆婆指手劃腳了大半天,終於弄清楚,婆婆家的電視出了問題。不過是甚麼問題呢,還是弄不清。

本著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栗妹便走過去婆婆的家,看看發生了甚麼事情。婆婆指著電視,連珠炮似地跟栗妹說了一大通。在半個字也聽不懂的情況下,栗妹只好拿著遙控器試按了幾下,最後發現,應該是婆婆按錯了鈕,把選台全清除了。之後栗妹便替她按了自動選台,著她等一會兒,誰知她拉著栗的衣袖,繼續嘰哩呱啦的說個不停。

栗耐著性子跟婆婆說,自己完全聽不懂她的話,但婆婆依舊不停地說下去。這時候,隔壁的阿太忽然插嘴,說婆婆是在問電視是否壞了。之後阿太便用普通話,問了婆婆幾句,再給栗翻譯。在言語糾纏間,電視台也選好了。

栗弄好了電視,兼安撫了婆婆幾句後便回家。回到家中,栗爸問:「替上海婆弄好電視了嗎?」栗回道:「弄好了。」如果栗聽得懂婆婆的話,又何用花上近一個小時,才把問題解決呢?無奈是言語不通~~~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改簿‧學習差異

見補習學生寫功課馬虎,便說了她兩句,誰知她回說,見老師在課堂上改簿,功課看也沒看便剔,於是便決定敷衍了事。



改簿向來是苦差,煩厭可以諒解(卻絕不認同!),只是,那位老師有必要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來嗎?



~ * ~ * ~ * ~ * ~ * ~ * ~ * ~ * ~



學生這陣子在學求積法
(measuration)
,起初她說很容易,誰知一做功課便發現題目很難。



學生:筆記的練習真的很容易啊!

栗妹:你並不是在最差的一班,為何題目這麼容易?

學生:全級都是用這份筆記的,不過精英班的學生在做功課時,完全沒問題啊!



照顧學習差異果然是苦差,顧得了頭又顧不了尾;最後犧牲掉的,往往是成績中等的一批。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電影節碎碎唸

期待已久的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即將開鑼!



電影節期間,栗子妹要出勤十二天,看十六齣電影;當中有四天要趕兩場,行程極之緊密。雖然已跟公司請了三天假,但其餘九天栗頭是否能正常運作,仍然存疑!



除了要顧及精神狀態,還要照顧自己那可憐的肉身。電影一般七時許開場,若六時下班,大概只能吃個方便麵。本擬週末到超市掃麵,可惜慢了一步,貨品早在週四給人搶光了,只好寄望七仔還未斷貨!



這幾天在
YouTube
看電影預告片,發現【都靈老馬】(The
Turin Horse)
一段真是悶得可怕(不信自己看)。天曉得為何當初竟會看上這齣,難道工作讓栗瘋狂?!

今天到圖書館拿預約了的《質數的孤獨》,看完書週日再看電影!



~ * ~ * ~ * ~ * ~ * ~ * ~ * ~ * ~



送上好歌一首,期待【聖誕回家】上映!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我是誰

公事煩,於是下班後往戲院逃,看
Liam Neeson
主演的【無名殺機】(Unknown)



【無名殺機】的故事是說,Liam
Neeson
飾演的生物科學家,偕妻到柏林出席高峰會,途中他不幸遇上車禍昏迷,醒來後發現身份被盜。他為了要取回自己的身份,四出查訪,過程驚險百出。



論劇本,這齣頗為公式化,不過電影的節奏拿捏得準,懸疑、驚險與動作的比例也恰到好處。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
Liam Neeson
打得不及【救參96小時】多,有點失望。



豆瓣有一則評論說,電影的教訓是「到外地一定不能丟護照」,這當然是不爭的事實。不過,一本護照其實代表了甚麼?為甚麼一個人存在與否,要靠這類身外物證明?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一瓶水的問題

收到朋友的電郵,問以下句子文法是否正確:


Students should bring a bottle of water.


驟眼看,以為朋友在發瘋──好端端的一個句子,有甚麼問題?細心想,才明白朋友的疑惑。她大概以為,students 是眾數,a bottle of water 應改為 bottles of water 才匹配吧?

在未回答朋友的疑問前,請先看看以下選擇題:

The children are blowing their (nose / noses).

不知各位會選 nose 還是 noses?文法大家 Swan 選了 noses (參考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distributive plural )。是否選 nose 便是錯?非也!因為每人只有一個鼻嘛!若說 The
children are blowing their noses,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為每個小孩有數個鼻,是異形的同類呢!


要是栗對鼻子的理解沒錯,那 Students should bring a bottle of water 便是百分百正確。寫句子的人,是想讓學生每人帶一瓶水;若寫成 Students should bring bottles of water,學生可能會誤會,以為每人要帶幾瓶水!

~ * ~ * ~ * ~ * ~ * ~ * ~ * ~ * ~


後話1:其實只要谷歌一下,便會發現 Students should bring a bottle of water 2,490個相符句子,當中有 .edu 的網址!


後話2PEU 有另一例 Tell the kids to bring raincoats to school tomorrow。栗認為這裡用眾數確實較佳。不過此乃直覺,沒有經典可援。

【聖誕回家】片尾曲

電影【聖誕回家】(Home for Christmas) 的片尾曲,極之動聽。heart





Careful what you say
This time of year
Tends to weaken me
And have a little decency
And let me cry in peace
But there's a place where I
Erase the challenges I've been through
Where I know every corner,
Every street-name
all by heart

And so it is a part of my
courageous plan to leave
With a broken heart
Tucked away under my sleeve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this year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this year

I'll pack my bags
and leave before the sun rises tomorrow
'cause we act more like strangers for each day
That I am here
But I have people close to me
Who never will desert me
Who remind me frequently
What I was like as a child

And so it is a part of my
courageous plan to leave
With a broken heart
Tucked away under my sleeve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this year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this year

I don't know what my future holds
or who I'll choose to love me
But I can tell you where I'm from
And who loved me to life

And so it is a part of my
courageous plan to leave
With a broken heart
Tucked away under my sleeve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this year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this year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星」之歌

有兩首「星」之歌,栗很喜歡,第一首是李國祥的「摘星的晚上」: 


摘星 (reach for the star) 是不少好勝之人的夢想理想,不屬戀人專利。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那份滿足感無可比擬。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首「星」之歌,是葉德嫻的「明星」:





width="480" height="390">


一直很好奇,今日當紅的藝人,是否從小眼中便已滿載星星 (have stars in their eyes)


~ * ~ * ~ * ~ * ~ * ~ * ~ * ~ * ~


reach for the star = to try to be successful at something that is difficult


to have stars in your eyes = to have dreams of becoming famous, especially as an entertainer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天才搶匪 面面俱盜

本來對伊坂幸太郎的書沒甚麼興趣,但當淇淇提起他是《死神的精確度》(電影【甜言蜜雨】的原著)的作者時,興趣便立即來了。又由於淇淇推介的《Lush Life還未到手,於是便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抽了伊坂幸太郎另一本著作《天才搶匪 面面俱盜》,借回家細讀。



想看《天才搶匪 面面俱盜》,主要是由於書名搶眼。另外,每章的標題與副標題,也編排得很引人:



第一章 歹徒們各自過著日常生活,偶爾也關照他人

『站在巨人肩上,能比巨人看得更遠』

『住在玻璃屋的人,不能亂丟石頭』

『不打破蛋殼就不能做出蛋包飯』

『對剃了毛的羊,神也會吹送暖風』



第二章 歹徒記取上次失敗擬妥對策,但搶完銀行才發現麻煩事還在後頭

「一朝被蛇咬,下次更小心」



第三章 歹徒為了救出夥伴,商量之付諸行動

「愚者才會攻擊連天使都害怕的地方」



第四章 歹徒們依照計畫潛入敵營,卻接二連三出現突發狀況

「最大的財富就是滿足於僅有的財富」



可有留意第一、三、四章的副標題,全都譯自英文的名言諺語?不知大家認得多少?



書本介紹: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3749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暴力的輪迴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 Before the Rain

週五到朋友家小坐,誰知一坐便受到魔鬼誘惑

電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 Words,講述修士愛上來歷不明的女孩,二人本欲逃亡,不幸女孩被親人捉拿,最後更遭處決;第二部分 Faces,講述搞婚外情的女攝影師,在餐廳與丈夫商討離婚時,遇上狂徒亂槍掃射,最終丈夫不幸慘死;第三部分 Picture,講述男攝影師回到故鄉馬其頓,發現人面依舊、物事全非。最後他為了拯救舊友的女兒,被親友射殺。

電影雖然在栗心頭壓了一塊大石,但不得不為其精妙佈局而鼓掌。三個故事的人物不單互有關聯(例如在 Faces 當中,女攝影師的情人,正正是 Picture 中的男攝影師;而男攝影師所拯救的女孩,其實就是 Words 當中被處決的那一位),每個故事本身更包含了過去、現在與未來。以這個環環緊扣的故事來闡釋「冤冤相報何時了」,真是再合適不過。成人為謀私利,在各處散播仇恨的種子,令暴力不住輪迴,生生世世,永無休止。這種境況,可憐復可悲。

電影中有很多讓栗難忘的場景,在此不逐一細數,只想援引片首 Mesa Selimovic 兩句詩作結:

With a shriek birds flee across the black sky,
people are silent, my blood aches from waiting

盼望大家守候的是平安喜樂,而不是血雨腥風。

~ * ~ * ~ * ~ * ~ * ~ * ~ * ~ * ~

IMDB專頁:http://www.imdb.com/title/tt0110882/

豆瓣精彩影評: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89217/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3.15更新)

如果有賊在三月底四月初劫栗子妹,他肯定要失望,因為栗一早已將所有現款換成戲票(紅字為新購戲票):


22/3 UA太古城      荒原藝術 (Waste Land)UA朗豪坊 ER秃鷹 (Carancho)
23/3 
會展               伊朗式分居 (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24/3 
會展               母親的告白 (Incendies)
25/3 UA
時代廣場 瘋狂的馬戲 (Cirkus Columbia)
26/3 UA
朗豪坊     都靈老馬 (The Turin Horse)
27/3 香港科學館   質數的孤寂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
28/3 UA
朗豪坊     難為愛情定分界 (Turquaze)
29/3 
文化中心      幻象師 (Illusionist)
01/4 UA
朗豪坊     聖誕回家 (Home for Christmas)
02/4 
文化中心      貓的一生 (A Cat in Paris)、里斯本密語 (Mysteries of Lisbon)
03/4 
文化中心      洋洋大觀 (Oceans)、仨 (Three)
04/4 The Grand    
我快樂你大鑊 (My Joy)、伊戀 (E-Love)


十六張電影節戲票總計要多少錢?答案是:


$59 x 8 + $10 + $70 x 3 + $65 x 2 + $40 x 3 = $942


唉,果然是窮得只剩下戲票……


~ * ~ * ~ * ~ * ~ * ~ * ~ * ~ * ~


無聊統計


甲、九時半以後場次:2(一定要飲咖啡打底!)
乙、紀錄片:2
丙、動畫片:2
丁、最長電影:272分鐘(希望散場時不用叫白車抬走~~~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收息股的悲哀

新財政預算案,財爺直接向市民派錢,甚具股息分紅的味道。看來香港已從一隻典型增長股,蛻變為收息股。(陳梓豐,〈收息股〉)



通脹肆虐,民怨沸騰,財政司長先前一毛不拔,民眾扔飯盒抗議之後,卻隨便答允每人派錢6,000元。一個輕率的政治決定,耗費公帑 400億。香港公帑儲備近3萬億元,公款動用得宜,可以為港人籌謀幸福,不必每日過着齷齪沮喪的生活。例如安排目前由私人管理強積金過渡到政府保障收入的中央公積金,再訂立全民退休保障;回購東隧西隧,節省交通時間;撥預備金回購領匯商場,恢復保障低下層生計的二元經濟格局;恢復興建公屋及居屋;興建優質的高租公屋,為中產提供租住樓宇,解決住屋困擾,令人民生活快樂,釋放創意;以市價回購新界原居民的丁權,重新規劃鄉郊土地及修復被污染的土地;購買策略保育用地,養護水土,復興農業;興建水庫及海水化淡廠,食水自給自足。(陳雲,〈抗議預算案的革命意義〉,201138)

以財政儲備益賓卡是錯,但因怕示威而派錢也不對啊!六千元可解別人燃眉之急,但之後怎麼辦?要一直派到庫房真空,然後讓下一代承受惡果嗎?



好喜歡乏言先生這首打油詩:http://hk.myblog.yahoo.com/ben8208/article?mid=17169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由塗格子開始

報了工聯會的素描初班,第二課老師讓我們做練習,用炭筆和炭精筆塗36格,做四個色階。


同事聽見便說搵笨。她報的班,第一課便開始靜物寫生,整個課程不住畫、畫、畫。不錯,每課畫一張素描,確實很有滿足感,但栗卻不介意做些基礎練習。始終放下畫簿畫筆多時,需要時間熱身啊!


在課堂上塗了三格,感覺很平靜、很舒服。將全副精神放在畫紙上,留意色調變化,感覺紙紋起伏,令自己進入渾然忘我之境。記得相士之前贈言,靜心便得快樂,看來學畫便是獲得快樂之途。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專心看書

早兩週歐洲電影節,出勤了四天,整天電影呀電影,開始有點煩厭。趁香港國際電影節還未開鑼,這兩週決定謝絕電影,專心看書!(不過還是會抽時間更新電影節的時間表啊~)


以下是待清書目: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昨晚讀畢!)
向達倫《Birth of a Killer
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席勒《三十年戰爭史》(!)


如果兩週內可以讀完頭三本,應算是一項小創舉。至於第四本,隨緣啦……


(至於林行止的《林中作樂》,栗打算在電影節排隊等進場時看。各位若看見拿著《林中作樂》的栗頭,不妨過來打聲招呼啊!)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小小小希臘教父

今屆歐洲電影節選看了五個節目,當中最過癮的莫過於【小小小希臘教父】(Little
Greek Godfather)



初看片名,以為跟經典電影【教父】(The
Godfather)
一脈相承,講關於黑幫的故事,誰知原來是說政治家讀小學的兒子
Alex
代父遠征,借參加嬰兒施洗禮去爭取選票!



弄清楚故事背景,便不難發現當中滿佈對政治的嘲諷。例如
Alex
四出拜訪選民時的滑稽場面:既要答應不同利益團體互相違背的要求,又要在大家談不攏時,搬出「民主」二字去打圓場。另外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令栗想起政客在選舉時所作出的承諾,有幾個真能兌現?




「純真」與「虛偽」本不是甚麼新鮮的搭配,但在這齣電影中卻擦出了火花,令栗眼前一亮。如何解讀這齣電影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讓觀眾看得舒服兼高興!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為貧童補習

翻看舊報紙,見財爺那份朝令夕改的預算案中,有一項建議是由政府出錢,聘請大學生為貧童補習。



驟眼看會以為這是德政,但細想卻又有點不對勁。首先,時薪250元,出手會否太過闊綽?(據栗所知,找大學生上門補習的市價,現今還未到200元)另外,政府請這批大學生回來,如何為貧童補習?是到校還是上門、是單對單還是小組?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得知貧童有補習需要?「有需要補習」跟「強制補習」完全是兩回事!



其實財爺在提這項建議以前,有沒有想清楚執行細節呢?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電影的自虐與虐人

昨天下午告了半天假,到百老匯電影中心看【美麗末日】(Biutiful)
和【竊聽者的玫瑰】(Kawasaki's
Rose)
。之所以告假去看電影,一來是為了要清假,二來,【美麗末日】片長兩個半小時,若是下班後才去看,恐怕會體力不支,昏睡不醒。



近年上映的電影,一大特色是「長()」;那些所謂的大片,片長動輒超過兩小時。劇情豐富的當然沒問題,若不巧碰上單薄的故事,編導要不就來招「畫公仔畫出腸」,為電影留一條醜惡的尾巴;要不就用空洞的劇情來填塞時間,直至填滿兩小時才罷休。栗明白,今時今日有很多人,會以片長來判斷電影是否值得入場觀看,但若是硬要把電影拖長來拍,這無疑是虐待觀眾!



看倌可能會認為,要是嫌電影太長,大可不買票進場,沒必要自虐。只是影迷渴求好電影的心情,絕不會因片長而動搖!可惜的是,人的精力始終有限,無論多努力堅持,總難逃不支的一刻。要是編導能多點體諒觀眾,長話短說,不是皆大歡喜嗎?



走鼠至此,忽然很懷念從前那些個半小時的電影。這類電影,現今大概只存在於影碟堆中,要待有緣人去發掘了。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少看多滋味,多看壞眼皮

看電影一般隨個人喜好與時間安排,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合適數字」(optimal
number)
。不過若問栗子妹意見,我會說每週最多看五齣長片,而每日最多看一齣。



起初迷上電影的時候,還是年青力壯的栗子,所以有魄力在電影院連看兩場。只是歲月摧栗,此情此境難以復再。想起週六在 bc 連看兩齣的情境,到現在仍感疲累不堪!



換了在家看影碟,狀態可能會好些,多看一齣也無妨。可是在家一般俗務纏身,難以集中精神,若因此錯過了絕妙情節,豈非得不嘗失?況且整天對著電視,目不轉睛,近視加深便慘了……



為了要延長自己的電影歲月,以及要多撥時間給書本,栗決定從今開始,要有節制地看電影!(不過看國際電影節的時間表,還是編得太瘋狂了吧?)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識字少,脾氣臭

話說週日補習,讀中四的學生說數學功課沒甚麼問題(學 limit
又可以有甚麼問題~,於是栗便拿了一篇關於報紙的文章,跟他研習英文。



所謂研習英文,其實只不過是就著報紙這個話題,東拉西扯一番。例如栗問他報紙跟雜誌有何分別,學生便說紙質、內容編排等等。他每答一點,栗便問他英文對應的說法是甚麼,然後介紹
paper quality
content
arrangement
等詞語給他認識,希望藉此增進他的語彙。



可惜學生的英文底子弱,很多詞語都答不上來;簡單如價格
(price)
、標價
(marked price)
,他也只會不住說
cost (
成本)。栗子妹當然是耐著性子跟他解釋分別,可是牛脾氣的學生卻覺得栗小題大做。在他的心目中,一定以為一個
cost
字便能通天下吧?真是天真得可怕……



除了
cost
字起爭拗,師生二人也為了
summary
conclusion

statement
吵了一輪。學生說,summary

conclusion
是同義字。他說課文後的
chapter summary
,老師給他們譯在「課文總結」!天呀,「總結」跟「摘要」是兩回事吧?寫文章時,可以在總結部分作撮要,但不能把兩個詞語等同起來的啊!



至於
statement
,學生一味說不能譯作「單」;無論栗子妹費了多少唇舌解釋,始終不聽。最後著他拿字典出來查
statement
,他看見
bank statement
的解釋,才死死地氣地點一點頭。



下課前,栗跟學生說:「拜託你努力多學點生字。認識的生字多了,討論的時候便有多些自信,那就不用動輒發脾氣啦。」希望他會聽栗說,從今開始,努力學習生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