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德意志蘭

說起《三十年戰爭史》,栗子妹對書中「德意志蘭」一詞大惑不解──從前只聽過「德意志」,是德文 Deutsch 的音譯。那個「蘭」字,從何而來?(別告訴栗是 land 的音譯呀~~~)


據王朝網絡一文解釋,「德意志蘭」主要指土地和祖國,屬地理概念。但若如此,為何不乾脆叫「德國」?音譯真的比意譯強?


~~~~~~~~~~~~~~~


趁機重溫一下 06 年的德國之旅


這個豬手,真是鹹得要命~~~



又:今個星期六,終於可以看【拉貝日記】了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金錢崛起

見書店大減價的廣告,心癢難耐,昨天下班後,忍不住去 apm 六樓走了一轉。


之前買《執正中文》和《三十年戰爭史》時,誓神劈願,說不讀完兩本書不買新的,但不過去書店逛了一圈,便給栗發現了寶貝: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幾年前因緣際會,給栗以極便宜的價錢,買了作者 Niall Ferguson 的另一本著作《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一讀便愛上。加上栗天生愛財,見「錢」便喜心翻倒,這本書簡直是天大誘惑!


書本原價港幣 160 元,八五折後不過 136 元,不貴呀!到底買不買好呢?


相關連結:
豆瓣友的書評
經濟學人的書評 (只限訂戶)


撲克王

昨天去了看【撲克王】(真係估自己唔到!),覺得不錯。



起初沒打算看這齣的,但在預告片中,見到劉青雲的樣子,想起他在【嚦咕嚦咕新年財】的演出,便扯著朋友飛撲進場 (當然由栗妹請客啦)


故事圍繞兩個男人和一個賭場王國,以連場撲克牌局串連,另以愛情作「調味」,很典型的港產片格局。故事輕輕鬆鬆的,沒甚麼大道理,看得栗很舒服。


想起從前的賭神賭聖賭俠系列,那是港產片的輝煌時期吧?很懷念。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那和哪

見博客討論「那」和「哪」字的用法,容栗子妹引容若的一段話,以作參考。以下內容摘自《一字之差──關鍵在一字》第九十二頁:

據容若所知,一個「那」字,原來可以兼作指示代詞和詢問代詞用的。分別一個「那」字屬何種用途,看上文下理便知,有了標點符號,就更易分了。

二十年代,語文學家蔡曉舟主張「那」字寫法分工,作指示代詞,仍用原字,若作詢問代詞,改用「哪」字。

這樣,「往那裡去」,就變出「往哪裡去」來。

蔡曉舟這種主張,獲得另一位語文學家陳望道支持。贊成蔡的主張者越來越多,一般新文藝作品是「那」「哪」分工的。

自己一直以為「哪」字是北方產物,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一段故事,要謝謝容若告之了。

~‧~‧~‧~‧~‧~‧~‧~‧~‧~‧~‧~‧~‧~‧~

說起文字分工,容若一向強調不應因復古而造成混亂,不過關於「那」「哪」之分,他的語氣並不強硬:

經過長期實踐,容若覺得分開有好處,但對別人的要求也不太執著。

語言文字,畢竟是約定俗成之物,有爭議的用詞用字,最好讓其再受時間考驗,殊不必根據自己的習慣而急求「統一」。

可恨香港的法定語文事務部,官員全向北望,怎會給大家時間討論?一律跟大陸的便對了,省事省煩。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生活與生存

不是說笑,栗子妹真的不懂得譯以下這句中的 live


The last common ancestor of all monkeys and apes lived about 40 million years ago.


朋友的原譯:


所有猴類和猿類的最後共同祖先生活在約 4 千萬年前


不過栗子妹覺得「生活在」後面該接地方而不是時間,於是改為:


所有猴類和猿類的最後共同祖先約在 4 千萬年前出現


自覺較像中文,可惜「出現」的意思跟原句有出入,沒奈何,只好再改為:


所有猴類和猿類的最後共同祖先,約於4千萬年前已經生存


對於最後一個版本,栗子妹頗不滿,但已經想不到別的了。如果各位想到另一個較好的譯法,懇請賜教。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苦中一點甜

昨晚看「宮心計」,一句「苦中一點甜」,令我對編劇添了一份敬意。


別看栗子妹整天嘻嘻哈哈的,其實我這粒栗十分悲觀。栗一直相信,人生在世,苦絕對比樂多。


不過正因如此,所以栗更會珍惜那一點點難得的快樂。對我來說,一頓飽餐、一支音樂、一句讚美,全都是快樂的泉源。只要心裡滿足,時刻均是良辰,四處皆為美景。


苦中一點甜,聽起來很淒涼,其實是冥冥之中的主哉,希望我們學會珍惜吧?


~ * ~ * ~ * ~ * ~ * ~ * ~ * ~ * ~ * ~


題外話:陳豪扮傻仔又幾得喎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遲來的賞燈遊

星期日近傍晚,和朋友去了荃灣的海濱公園散步。



沒料到的是,那裡還有花燈看呢!


 
 



看完花燈,坐小巴回南豐中心那邊吃魚湯米線和甜品,兩個人花了 99 元。



(松記糖水的豆腐綿綿冰,拍模糊了~~~)


回家的路上,覺得好幸福。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不再容忍

十月一向是工作旺季,幾乎每晚要加班。每天回到公司,只想將案頭堆積如山的工作清理掉,然後回家睡大覺。


儘管很忙很忙,但每天仍盡量抽時間寫網誌。可是某天開始,練習場來了一堆不速之客,留言不是又推又頂,便是「謝謝分享」。這令栗子妹開始有點猶豫──是否我寫的網誌太過無聊幼稚,才會遭受如此對待?


栗子妹做栗一向偏激,在我看來,那些空泛的留言,比賣廣告的更可惡!如果博客是想引人注意,還算情有可原;但若只是為留言而留言,恕栗不容忍了。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等著大家去做的,何必如此在網上浪擲光陰?清醒一點吧!


以後無論栗有多忙,再見到那些空泛的留言,定必刪除。特此通告。


好文推介
淇淇:空泛之必要


新電視機

家裡用了七年的電視機忽然壞了,於是急忙跑到電器店,挑了一台新的,以免誤了週末的煲劇日程。


因為家中地方淺窄,所以只能買一台 22 吋的。售貨員說這個款式不包安裝,當時栗子妹心想:從前都是自己動手調校的,應該沒問題吧?於是很爽快地拿出信用卡付款。


電視機送來後,栗子妹對著機身背後的洞洞研究了好一陣子,好不容易才成功調校出幾個電視頻道來,可是高清的頻道卻一個也找不著。另外,NOW 的頻道也出了問題,只有影,聲色則欠奉。


煩悶之際,決定打電話給男友報告狀況;那個人說自己不在案發現場,愛莫能助。他唯一給栗的忠告,就是再試一次,然後去睡覺。


好吧,就多試一次,結果……成功!NOW 的頻道沒問題了!(原來栗插錯紅白黃線~~~)


第二天去補習,研究了學生家的電視機好一會兒,然後回家再試試,最後成功找到所有高清頻道!


不過心底還餘下一個問題:為何天線要插在 AIR 的洞洞,而不是 CABLE 的洞洞呢?天線不是一條 cable 來的嗎?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化平凡為有趣

同事問,【心跳五百天】(500 Days of Summer) 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栗子妹想了想,說:「不就是一對男女,從相識到分手再各自重新上路的故事嘛!」


「吓,咁簡單?」同事頗感訝異。


確實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故事,但編導就是有方法化平凡為有趣,帶領觀眾細味一段平凡的愛戀,體現愛的不同層次與意義。


故事一開始,說男女主角經已分手,男方憔悴不堪,甚至有點神經失常,於是在回憶與女主角的點滴時,便出現了「時空錯亂」,時而想起初相識時的甜蜜,時而觸及濃情轉淡的苦澀。當中的對比,細膩有趣。


在角色設定方面,編導特意將傳統男女角色互換,變成男的癡情、女的放浪。栗子妹覺得這個編排很有趣,也十分有意思──原來所謂的「對愛情失去信心」,根本就是未遇上真命天子!由情場浪女來演繹,倍添說服力。


散場後,六婆為男主角的遭遇憤憤不平,認為女方玩弄感情。不過栗子妹又覺得,合則來,不合則去。既然男未婚、女未嫁,女方要重新選擇,絕不為過啊!


~ * ~ * ~ * ~ * ~ * ~ * ~ * ~ * ~ * ~


電影中一場醒神的歌舞: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我手不應寫我口

倡議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的人,心底都本著「我手寫我口」的信念。現在再細看,發覺那五個字很可笑。誰說口吐之言就能寫在紙上?世間沒多少位七步成詩的奇才,筆錄下來的話,必須經過推敲、潤飾,才能成文示眾。如果真是我手寫我口,恐怕天底下全都是滿紙荒唐言!


不錯,廣東話跟書面語有一定差距,用普通話學習,似乎可省卻一重「翻譯」的功夫。不過,既然思緒要經過加工才能見人,哪又何妨讓學童練習廣東話書面語對譯?栗子妹深信,只要肯看書、肯用心,用廣東話學中文,同樣出色。


~~~~~~~~~~~~~~~


後話


有說「人情練達即文章」,文章是否動人,最終還是要看內容與條理。內地人不是從小便學普通話嗎?但他們寫的文章,十之有九依然是狗屁不通,因為撰文的人沒用腦子,沒有靈魂。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請別讓廣東話消逝

之前讀報,說每年均有若干數量的方言消逝,當時以為只是西方國家的事,想不到連廣東話也快被滅絕。

今天《南華早報》載 ,由於廣東話在廣州日漸式微,於是有廣州青年倡辦「廣東話節」,以期加深世人對廣東話的認識。大家可能會問,為何廣州人不說廣東話?原因有二:新移民湧入,以及政府倡導國民使用普通話。

報導提到,方言能否流傳,取決於方言使用者的社會地位及經濟因素。不錯,中國人是站起來了,但國家領導人說的是普通話,學校教的也是普通話。廣東話?對不起,連廣州的學童,在學校裡也不准說!這樣子下去,廣州話怎麼不會被滅絕?

有人會說,即使廣州人不說廣東話,還有香港人啊!但本地的教育界,早已靜悄悄地起革命,規定學生學習普通話,並以普通話教授中文。觀乎中港兩地交往頻繁,普通話在香港取代廣東話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好喜歡網友在某則回應中寫的「南腔北調」,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便道出中國語言文字的活力與包容。這份包容,現在跑到哪裡去了?

請別讓從政者蒙蔽。

請別讓廣東話消逝。

請別讓廣東話消逝

之前讀報,說每年均有若干數量的方言消逝,當時以為只是西方國家的事,想不到連廣東話也快被滅絕。


今天《南華早報》載 (謝謝 Teacher 借閱!),由於廣東話在廣州日漸式微,於是有廣州青年倡辦「廣東話節」,以期加深世人對廣東話的認識。大家可能會問,為何廣州人不說廣東話?原因有二:新移民湧入,以及政府倡導國民使用普通話。


報導提到,方言能否流傳,取決於方言使用者的社會地位及經濟因素。不錯,中國人是站起來了,但國家領導人說的是普通話,學校教的也是普通話。廣東話?對不起,連廣州的學童,在學校裡也不准說!這樣子下去,廣州話怎麼不會被滅絕?


有人會說,即使廣州人不說廣東話,還有香港人啊!但本地的教育界,早已靜悄悄地起革命,規定學生學習普通話,並以普通話教授中文。觀乎中港兩地交往頻繁,普通話在香港取代廣東話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栗子妹好喜歡石像兄在某則回應中寫的「南腔北調」,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便道出中國語言文字的活力與包容。這份包容,現在跑到哪裡去了?


請別讓從政者蒙蔽。


別讓廣東話消逝。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時勢造狗熊

昨天查小欣訪問肥媽,肥媽談到從前家中六個小孩吵鬧時,她會拿出「武器」,然後著他們「互插」,誰能存活下來,便繼續當她的子女。


另一邊廂,泰籍女子被判社會服務令,原因是獨留外孫在家,令四歲孫女上演了一幕危坐高樓的鬧劇。


教中學的朋友,時常慨嘆自己淪為奴隸,服侍新一代的皇與后。我只能勸說,時代變了,唯有適應。


其實我倆心知肚明,下一代能當小皇帝,是社會供求出現失衡。現今婦女生養少了,但社會需要新力軍撐下去,於是大家便把小小孩捧在手心裡,萬般呵護、百般遷就,他們就是這樣給寵壞的。


英雄與狗熊,均為時勢造就。栗子妹相信,肥媽那個年頭的小孩,肯定比今日的小孩更硬朗,更能適應環境變遷。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如斯中文

昨天新聞報導,提到何俊仁認為甘乃威在早前的記者招待會,說話可能引人誤會,於是「慫恿」甘再作澄清。


寫這段新聞的人,肯定是想挑撥何與甘的感情。從來只有慫恿別人做壞事,哪有慫恿別人做好事之理?何身為民主黨主席,不過是敦促黨員做好本份,以保名聲。


~ * ~ * ~ * ~ * ~ * ~ * ~ * ~ * ~ * ~


今日電訊盈科在《都市日報》登全版廣告,標題如下:


光纖之父
我們因你驕傲!


自己驕傲自己事,請別拖高錕先生落水!


~ * ~ * ~ * ~ * ~ * ~ * ~ * ~ * ~ * ~


今早讀陳雲的《執正中文》,其中一篇說孫明揚誤將「架床疊屋」說成「架床疊被」。


雖然有很多地方都說「疊床架屋」才對,但栗子妹深信,陳雲寫出來的,一定沒錯。


我從小到大都是聽別人說「架床疊屋」的,「疊床架屋」要不就是復古,要不就是外來的吧?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治打嗝偏方

昨天傍晚,栗子妹在公司打嗝不停,於是便放下工作,跑去跟同事聊天,以期可以治好打嗝。


正當栗子妹跟同事甲聊天時,同事乙忽然從座位伸出頭來,問:「你食咗飯未呀?」栗子妹頗感訝異,但還是禮貌地回了句:「食咗啦!」然後同事乙便興高采烈地說,在別人不住打嗝時,只要問一句「你食咗飯未呀?」,便能治好。栗子妹回過神來,發覺自己真的不再打嗝呢!


繼利賓納治肚瀉後,又學了一條治打嗝的偏方。看來過不久,練習場可以轉型作「開心大發現」網誌了。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子熊故事

雖然法國人傲慢無禮,但說到拍動物紀錄片,他們確實有一手。

看【子熊故事】(The Bear/L'Ours),起先的感覺是置身原野的舒暢──日光灑落、微風輕拂,令人愉快。看見熊媽媽帶著小熊去覓食,那份親密令人欣羨。

然後劇情急轉直下,小熊被迫四處流浪,遭受獵人的戲弄,還要面對其他動物的追殺,每一幕都牽動栗子妹的心靈。我一邊為小熊的危難而著急,一邊又暗暗替小熊的成長而高興。

栗子妹一向覺得人類虧欠動物、虧欠大自然,如果我們能少點自私、多點包容,電影中人熊互諒的一幕,說不定在現實中也會出現。

謝謝 Raymond 介紹可愛小熊給栗子妹認識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中日通婚後遺症


朋友早年跟日本女郎結婚,二人育有一子,兒子今年在國際學校讀小二。

週末上他家聊天,見桌上堆滿了功課,單是數學習題,一天已經要做近五十條!還有語文和常識科的作業,數量絕對驚人。

大家都知道,天底下沒有喜歡做功課的小孩,更甭說那麼多功課了。於是夫婦跟兒子,便為著作業,常常不和。我見著心痛,便跟朋友的太太說,不如讓兒子轉校吧!不過她不諳中文,轉到普通小學,便不能看顧兒子的功課了。

其實功課事小,語言發展才是大問題。別的小孩,讀幼稚園前已經伶牙俐齒,但朋友的兒子卻經常沉默不語,偶然只會發出刺耳的尖叫,以及用日語跟母親溝通。只說英語尤可,但只說日語,在香港始終是少數啊!

原來中日通婚,後遺症不少呢~~~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海鮮與煙花

遊完東龍洲,坐船到珍寶海鮮舫,望出船窗,發現有點風雲變色:


第三站:珍寶海鮮舫


栗子妹挺喜歡這張相──冷靜與熱情之間


是日菜色


吃飽飽,是時候坐船回維港看煙花啦


好不容易等到八點,終於看見煙花了!不過拍了兩張,相機宣告沒電......


不過不要緊啦,能「近」距離看煙花,感覺還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