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行街睇戲買東西

今年歐洲電影節選映的節目,水準參差。【沙發上的馬勒】讓栗看得煩厭;【三人行不行】起首不俗,可惜故事發展下去有點失控,結局更是庸俗得可怕。【一年未緣】算是較賞心悅目的一齣,不過若大家是導演
Mike Leigh
的粉絲,可能會感到失望吧?這齣電影的水準,大確只在【快樂小小姐】的水平。



雖然電影讓栗失望,但看電影前後的活動卻是不錯。感謝朋友借出耳朵聽栗訴苦,又不吝介紹好片。最近購入的影碟,包括【偽術大師】(The
Counterfeiters)
、天劫
(Fateless)
、華爾街
(Wall Street)
、【笑看人心】(I
Love Huckabees)
、【敵對同謀】(Michael
Clayton)
、【精銳暴隊】(Elite
Squad)
、【單身男人】(A
Single Man)
,要清碟有排忙。



~ * ~ * ~ * ~ * ~ * ~ * ~ * ~ * ~



本來今年不打算趁書店春季大減價去買書,但週日買了電影節門票後,忍不住逛了一會兒書店,結果買了林行止的《林中作樂》和
Signet Classic
的《The
Best of Oscar Wilde
》。加上之前去次文化堂補購的《影像的邏輯與思維》,好像超出預算了……



不過管它呢,電影節排隊等進場時,沒書在手時間極之難捱。這不就是買書的最佳藉口嗎?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呃錢帝國

忘了是誰跟栗說,寫評論文章要持平,不能偏頗。但其實,沒有一己私見與立場,文章通常會變得溫吞吞,難以扣人心弦。同理,拍紀錄片若事事講求客觀,出來的成品肯定悶壞人。


幸好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呃錢帝國】(Inside Job),並不是一齣悶壞人的中肯之作。【呃錢帝國】探討2008年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以及跟進目前美國金融市場的狀況。打從麥迪文 (Matt Damon) 開口說第一句話,觀眾便感受到導演費格遜 (Charles Ferguson) 要透過影片,狠狠地抨擊華爾街人士的荒淫無道、貪得無厭。每個鏡頭、每段解說文字和每張圖表,都是導演這位拳師揮出來的一記重拳,直擊一眾賓卡和政府官員。他的招式無一虛發、拳拳到肉,令觀眾看得很爽。


大家別以為金融危機已離我們遠去,想想美國那些量化寬鬆措施,令各地政府如何疲於奔命,出招對抗由美國湧至的熱錢,便明白金融危機一直潛伏在我們四周。人是善忘的動物,要溫故才能知新。抽時間看看【呃錢帝國】,重新審視目下形勢,為未來作好準備吧!


~ * ~ * ~ * ~ * ~ * ~ * ~ * ~ * ~


【呃錢帝國】於三月三十一日公映,香港國際電影節於三月廿八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映一場,詳情請參看:http://www.hkiff.org.hk/chi/film/detail/35065-inside-job.html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閒事兩則

一、



本週公私皆忙:公事忙著讓人「丙」,還有就是發自己脾氣(浪費大量時間,要追期有排加班)!至於私事,當然就是查看香港國際電影節網頁,看看今年有甚麼好節目。



說起香港國際電影節,初看節目表時頗吃驚──怎麼全都好像一塌糊塗的電影?要待靜下來細讀,才發現當中的精華。暫時選了七齣,買了票後才貼時間表,看看可否跟大家來個盲約。



二、



週五約了組員吃飯(其中一位是老板),席間閒談,聊起看書。老板問栗喜歡看甚麼書,隨口便說自己不看書,只看電影。他的表情頗懷疑,不過栗決定不理睬他。直覺告之,他是那種把書看作工具的人,栗不喜歡跟那種人談書。



至於電影,之前本來也會跟這位老板談談的,但說了一、兩次,發現大家的口味相距甚遠。如果他有好介紹,栗當然會聽聽;但真的要聊,還是免了。就算是同道中人,也不必太過親近。(花了許多時間才想通,真笨!)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電影與栗

週二獲邀看【呃錢帝國】(Inside Job,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五強之一) 的試映,散場後見兩位觀眾交談,其中一位問:「你會唔會俾錢睇呢齣?」聽罷既怒且哀。

鮮有紀錄片在香港紅得起,究其原因,與香港人急速的生活節奏有莫大關連。對大部分人來說,到戲院看電影是一種娛樂,一種讓自己放鬆的方法。要放鬆,自然不會選題材嚴肅的影片觀賞。一聽說是探討零八金融危機的影片,還不個個耍手兼擰頭?

不過若只視觀影為娛樂,未免看扁了電影。對栗來說,電影是一扇穿梭古今、通往世界各地的窗。透過光影世界,栗可以周遊列國,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電影還是讓栗學習生活,理解生命的媒體,每次遇上困擾,栗均能從不同的影片中找到答案或啟迪。

不知電影在大家的生命中,又扮演著甚麼角色呢?可以留言告之嗎?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可以做回自己嗎?

自從晉身管理階層,經常給上級評頭品足,不是說栗的衣著不夠得體,便是批評栗的說話語氣有問題。至於項目管理、人際關係等等,不用說,更是給彈得體無完膚。


栗明白,在公司坐甚麼位置,便要有甚麼樣子。只是,當栗努力去扮演那個角色時,發現自己正逐漸迷失。一直知道自己滿身缺點,須要改善;但當那些缺點全都改過來後,栗子妹還是栗子妹嗎?抑或那只是鏡中的幻象?


說到底,我還是喜歡那個千瘡百孔、人格不健全的栗子妹。雖不可愛,但夠真實。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忘憂藥

朋友大多聞數色變,但計數對栗來說,卻是一服忘憂藥。



每次碰上挑戰題,總令栗全心投入,忘卻一切。由茫無頭緒到曙光初現,當中的百轉千迴,非筆墨所能形容;而成功解題所帶來的滿足感,令栗感到人生在世,還是有些東西值得留戀的。



~ * ~ * ~ * ~ * ~ * ~ * ~ * ~ * ~



再來M2三角學證明題──



問:若A +
B + C = 180
o,證明 cos A + cos B
+ cos C = 1 + 4 sin (A/2) sin (B/2) sin (C/2)



解:



(cos A + cos B) + (cos C - 1)

= 2 cos (1/2)(A + B) cos (1/2)(A - B) - 2 sin
2(C/2)

= 2 cos (1/2)(180
o - C)
cos (1/2)(A - B) - 2 sin
2(C/2)

= 2 sin
(C/2)
cos (1/2)(A - B) - 2 sin
2(C/2)

= 2 sin
(C/2)
[cos (1/2)(A - B) - 2 sin
(C/2)]

= 2 sin
(C/2)
[cos (1/2)(A - B) - 2 sin
(1/2)(180o - (A + B))]

= 2 sin
(C/2)
[cos (1/2)(A - B) - 2 cos (1/2)(A + B)]

= 2 sin
(C/2)
[-2 sin (A/2) sin (- B/2)]

= 4 sin (A/2) sin (B/2) sin (C/2)



只要把左方的減一右移,便可證明

cos A + cos B + cos C = 1 + 4 sin (A/2) sin (B/2) sin (C/2)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工作環境

去年九月部門裝修,位子上的東西全打了包。裝修後只拆了文具雜物出來用,書本則繼續留在箱子裡,堆在自己的座位旁。



上司見栗的位子變了貨倉,頗有微言,但大家都忙,於是也只好由栗坐困「書城」。如是者過了幾個月,本來相安無事,但手頭項目突然有復活跡象,千頭萬緒之際,那座「書城」忽然令栗忍無可忍。



為了要理清項目那複雜的細節,栗決定由整理工作環境開始。週末毅然放棄了一場補習,回公司開箱上架。花了數小時把書架整理好,再坐回位子工作時,頓感神清氣朗,彷彿撥開雲霧見青天!原來工作環境對工作表現真有影響的。



(其實到了今天,那千頭萬緒都只不過是理清了萬分之一左右。不過栗深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經我手的項目,雖未至於能大獲全勝,但絕不會慘淡收場的!)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飯局與傳道

查看案頭的月曆,發現本週的飯局特別多:星期一、五約了組員,商討簡報細節;星期三就要赴三司之約,與三位領導吃午飯。



大家可能會奇怪,為何忽然要跟領導吃飯?其實這是某位領導想出來的點子,想借飯局增進了解,與下屬打好關係。



除了飯局,部門最近還辦了一連串的培訓,講解公司的最新動向;又請員工分享經驗,務求讓所有職員目光與步伐一致,朝企業願景進發。



若數量得宜,這些培訓與飯局本是美事;奈何實在是太多太長了,令栗開始感到吃不消。某次分享會長達2.5小時,未足一小時已悠然進入夢鄉。夢中老板的身影幻化成【聖訴】中的 Philip
S. Hoffman
,背景就是那四散的羽毛!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從前的美好

追看某位作家的書,發現他從前的作品,大多從心而發,真情畢露;相比起他現在帶點冷漠的評論文章,栗當然較喜歡他從前的作品。


不過,寫作這回事真的很難說。將自己的心肝掏出來展現人前,別人未必會喜歡;相反,帶點冷漠,與群眾保持距離,反而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讓他們有追看的衝動。今時今日,以寫作維生不是易事,不懂得推銷策略,不能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隨時作家變乞丐,餓死街頭。


寫作除了講策略,心境也有莫大關連。隨著年歲增長,經歷過的事情多了,要發掘激盪人心的事物,談何容易?況且世途險惡,為了自保,人又怎敢留住赤子之心?


忽然想起【燦爛人生】中,NicolaGiulia相遇的一幕。那一刻的感動,就像栗讀到該位作家從前某篇作品一樣。不過美好的事物總難留,曾經遇上便該感恩了。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愛情的無奈與蒼涼

也許,你會認為愛情要變質,就是時間多短暫,也會變得出乎意料。但是,如果愛情像《有人喜歡藍》裡的情況,還是不愛好了,免得彼此傷害,然後悲劇收場──至少,這兩位人物,其實由始至終相信愛情,只是愛錯了對象。


(熊秉文,《都市日報》,2011218)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已經夠憂鬱的了,偏偏還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去看【有人喜歡藍】(Blue Valentine),結果鬱上加鬱。


如果這個故事用順敘法來說,觀眾先會看見一對充滿陽光氣息的男女,如何不理外在條件熱烈地戀上,然後隨著歲月流逝,感情轉淡,最終離異收場。


當然,這樣說故事未免太沉悶,於是在電影裡,觀眾看見的是現實與回憶交替出現:先一刻,男女主角在街頭熱烈擁吻,下一刻,二人決裂,各走各路。這種場景交替形成強烈的對比,將愛情殘酷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現於觀眾眼前,叫人黯然神傷。


有說這是因男女主角的背景差異,才會造成此等結果,但其實,愛情又哪有甚麼理由可言?愛情如天氣,變幻莫測;它不會理會時間、地點和人物,要來便來,要走便走,讓渺小的人類束手無策。


雖然如此,但大家還是像盲頭烏蠅那樣,四處尋找愛情,不理碰壁之痛,因為我們需要愛情的感覺;我們戀上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愛情的甜蜜與辛酸。這大概就是愛情的無奈與蒼涼。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讓自己好過一點

惡夢重臨,精神散渙;奈何工作還是得繼續,只好想辦法讓自己好過一點,努力撐下去。



本週新片沒甚麼看頭,幸好朋友片藏甚豐,借了【三隻猴子】和【吃蛋糕的人】,一於來個週末狂煲!



書本繼續林氏天下。他的《影像的邏輯與思維》真是精品,令栗愛不釋手。不知《香港你還剩下多少?》和《精彩的偏見》,會否同樣動人?



工作忙碌,難以集中精神聽古典音樂,於是急忙把韓劇原聲全翻了出來:【宮】、【個人取向】、【我人生中最後的艷遇】,聽了又聽!



只要捱過了這個低潮,之後又是好栗一粒。所以要告訴自己,栗子妹一定得!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破謬‧思維

之前看《英文玩家》,發現頗多編印上的問題。為了想知道是誰之過,於是找來同一出版社為林沛理先生出版的《破謬‧思維》來讀。



《破謬‧思維》收錄林先生在《信報》「文字力量」與《亞洲週刊》「一夫當關」發表的文章。書中既有諷刺時弊的文字,也有關於語言蒙騙思維的論述,題材之多樣化,令栗目不暇給。



相比起《英文玩家》,《破謬‧思維》在編印方面出色不少。翻查圖書資料頁,見文稿校對為路吾,責任編輯為蕭瑩盈(!)和黃若萍,相信這幾位人士居功至偉。



[後話:翻查《英文玩家》的資料頁,發現該書竟然沒有責任編輯!這樣看來,書中的問題,出版社該負上大部分責任吧?]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印象之不可靠

一向不看明珠930,但該台今年為情人節選播的節目十分吸引,於是決定犧牲睡眠,一口氣重溫了【情流戀屋】(The
Lake House)
、【美味不設防】(No
Reservations)
、【愛在遙遠的附近】(The
Painted Veil)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和【魔法奇緣】(Enchanted)
五齣電影。



五齣電影中,以【傲慢與偏見】給栗的印象最好,【愛在遙遠的附近】的印象則略差。但重溫過後,感覺卻正好相反。【傲慢與偏見】的節奏太快,長女不夠漂亮;而【愛在遙遠的附近】的男女主角,原來演得十分出色!



翻查豆瓣的記錄,發現自己之前給了【魔法奇緣】五星的評級,立即扣了一星。不是說電影不好看,但故事始終不夠深刻。五星還是留給既好看又讓栗印象難忘的電影吧。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希望就在轉角處

上週一口氣看了五齣愛情片,覺得有點膩,於是週日便轉轉口味,看由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亞四國協制的電影【在世界轉角遇見愛】(The World is Big and Salvation Lurks Around the Corner)





【在世界轉角遇見愛】是一個關於親情與人生的故事。話說亞歷山大在車禍中喪失了記憶,其外祖父為了要讓他康復,便與他一起騎協力車回保加利亞。在旅途中遇上的人與事,讓亞歷山大想起從前的種種
……



電影以平行剪接的手法,交代故事主人翁的往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祖孫下百家樂棋
(backgammon) 的段落。人生與棋局,本不是甚麼新鮮的比喻,但看對奕者的態度,還是得蒙啟發。外祖父教孫兒擲骰,是先在心中想好數目,然後把骰擲出去,所想的便會得到。雖然人生並不會像電影般事事順遂,但若然連想也不敢想,擲也不敢擲,又怎會得到渴望的結果?



很喜歡亞歷山大在片尾的頓悟。我們總希望忘卻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只留下美好的回憶長存心底,但這樣便能讓我們得到快樂嗎?事實上,能否淡忘並不重要,重要的反而是我們有沒有重新開始的勇氣,有沒有繼續向前走的決心。人生由一連串的棋局組成,這局輸了不要緊,因為還可以寄望在下一局中勝出。希望一直就在轉角處。



電影介紹:
http://www.swtwn.com/filmsdetail/2009/theworldisbig.htm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只不過是同道中人

見某位作家把
kindred spirit
等同於「同道中人」,才驚覺自己對這個詞語投放了過量的感情。



一直以來,kindred
spirit
都給栗一種窩心的感覺;能稱得上是
kindred spirit
的,除了志趣相投,更應該了解彼此的心意,相知相惜。可是「同道中人」就只表達了志趣相投此一狀況,能否溝通與發展友誼,令栗存疑。




friend
只餘下臉孔、writer
淪為寫手後,kindred
spirit
變成同道中人,似乎無可厚非。在這個文字每天都在貶值的時代,就連這一篇短短的慨嘆,轉頭看也變得多餘了。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生有可戀

127小時】,一個十分值得拍成電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阿倫,是一個愛冒險的獨行俠。他的性格頗自私,凡事只想到自己,不理會別人的感受。某次阿倫獨闖高峰,不幸遇上意外,被一塊大石壓著右手,動彈不得……


電影花了不少篇幅,描述阿倫如何面對困境,並反省自己的人生。自己最深受感動的,是阿倫那頑強的求生意志。想起今人動輒輕生,他們可會明白 Don't lose it 的真諦?


不錯,人生有許多苦難,但也有不少值得留戀的地方,例如和煦的陽光、關愛自己的家人。始終相信,只要不放棄,捱過了逆境,美好的事物就在咫尺。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兩齣經典電影

年三十大掃除,翻出塵封已久的影碟,當中有兩齣經典作品,分別是
1972
年的【教父】(The
Godfather)

1941
年的【大國民】(Citizen
Kane)
。為了想知道這兩齣電影何以擄獲萬千影迷的心,趁假期便把它們看完。



因為看影碟前並沒有讀相關的介紹,所以對於電影的敘事方式頗感訝異。先說【教父】,本以為會像【標殺令】(Kill
Bill)
那樣血腥,但三小時下來,見血的場面並不多;而那些流血場面,有些竟拍得頗富詩意!至於【大國民】,本以為屬沉悶的傳記類別,誰知導演運用了不同的敘事方法,令故事變得趣味盎然兼引人入勝!



由於在看這兩齣經典前,已看了大量影片,所以一邊看,一邊想起從前看過的電影。譬如【教父】中老教父女兒的婚禮,令栗想起了【燦爛人生】(The
Best of Youth)
中男主角妹妹的婚宴;而【大國民】起首所設下的懸念,不是跟【不朽真情】(Immortal
Beloved)
的很相像嗎?



說到角色,傻栗竟然要看到【教父】片尾,才知道誰是阿爾柏仙奴 (Al
Pacino)
!另外,【大國民】男主角的第一任太太,美得讓人心顫!



若拿兩齣經典電影作比較,栗較偏愛【大國民】。七十年前的作品放在今天看,仍覺導演說故事的方法新鮮有趣。相信喜歡看舊電影的朋友,一定會喜歡這齣的。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英文玩家

網友問栗覺得《英文玩家》一書如何,語塞,不知從何說起。


首先,栗覺得該書的審稿編輯/文稿校對極之不負責任,令書本出現多個錯誤的分段。舉例說,第 205 頁的最後一行打多了一個 enter,令接續文字移了去第 206 頁。讀者一不留神,便會以為書本漏印!還有那些長短不一的破折號,時肥時窄的 apostrophe,令栗慘不忍睹。


說到文句,林沛理先生喜歡用歐化句式寫作,句子拖拖拉拉的,半點也不瀟灑。額角最近多了幾條皺紋,應該是拜《英文玩家》的中文所賜。


說了一堆壞話,是否表示書本一無是處?那又不是。《英文玩家》的選材甚佳,讀者可以一窺著名作家少為人知的一面,例如勞倫斯 (D. H. Lawrence) 的評論便深得栗心。另外,自己頗喜歡林先生拿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跟張愛玲作對比;而書中穿插的電影比喻,電影迷讀起來更是極之有共鳴!


《英文玩家》介紹了十位著名英文作家,包括王爾德 (Oscar Wilde)、蕭伯納 (Bernard Shaw)、馬克吐溫 (Mark Twain)、吳爾芙 (Virginia Woolf)、勞倫斯 (D. H. Lawrence)、奧威爾 (George Orwell)、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珍‧奧斯汀 (Jane Austen)、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書中選輯了這些作家的作品,全部都極之徝得一讀。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最愛的甚麼甚麼

朋友問栗最愛哪位作家,想了又想,始終答不上來。


栗子妹讀過不少作家的作品,喜歡的也甚多,如奧威爾的《一九八四》、馬克吐溫的自傳 (The Autobiography of Mark Twain)、張愛玲的〈金鎖記〉、原復生的《原氏物語》。但喜歡這些作品,並不表示喜歡作者本人?栗跟他們素昧平生,很難愛上他們啊……


~ * ~ * ~ * ~ * ~ * ~ * ~ * ~ * ~


問最愛作家答不上,問最愛演員應該有答案了吧?對不起,依然茫無頭緒。


曾經以為自己最愛畢彼特,但卻又未到「逢畢必看」的地步;女演員的情況也如是,茱姐跟畢嫂的電影,栗都是看一齣沒看一齣的。若然不看全,又豈會是最愛呢?


~ * ~ * ~ * ~ * ~ * ~ * ~ * ~ * ~


這種「最愛的甚麼甚麼」問題,有答案的恐怕只有一條:栗最愛的電影,是【燦爛人生】。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長句

英文有子句
(clauses)
、片語
(phrases)
等結構,句子原則上可以無限延伸,整段才用上一個 full
stop
。雖說一段一
full stop
,並沒有違反文法,但由於讀者理解長句費時,所以老師一般不鼓勵學生使用。不過,這是否表示長句一定不好?那又未必,且看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在〈飛蛾之死〉(The
Death of the Moth)
中,如何展現英文長句的功用與魅力:



One could only watch the extraordinary
efforts made by those tiny legs against an oncoming doom which could, had it
chosen, have submerged an entire city, not merely a city, but masses of human
beings; nothing, I knew, had any chance against death.



句子由微小之處
(tiny legs)
醞釀,中間穿插澎湃的影像
(have submerged an entire city)
,令最後才出場的死神 (death),身形更見巨大,影響更見無遠弗屆。這種一氣呵成的效果,非長句不能展現。



~ * ~ * ~ * ~ * ~ * ~ * ~ * ~ * ~



既然英文長句有如此神效,換了中文又如何?不妨看看以下例子:



我正在那張上邊堆滿書籍筆硯下邊放著破爛箱子三條腿整齊一條腿殘缺用碎磚支著桌面傾斜成一百七十度的舊書案上寫字。



不知大家覺得如何?是覺得句子一氣呵成,還是覺得自己在唸急口令?由於西風東漸,現代漢語經常出現這類長句。讀這些句子時,栗子妹例必眉頭緊皺,因為深感中文被褻瀆!句子的節奏明明可以好一點,為何偏要用長句,令讀者透不過氣來?



~ * ~ * ~ * ~ * ~ * ~ * ~ * ~ * ~



林沛理先生在《英文玩家》中提到,吳爾芙的長句子,「像美腿一樣誘人」。栗子妹忍不住要接一句:現代漢語的長句子,像纏腳布一樣難聞!



~ * ~ * ~ * ~ * ~ * ~ * ~ * ~ * ~



1:吳爾芙例句摘自《英文玩家》第85頁,句子評析參考林沛理先生的解說。



2:中文例句摘自《英華沉浮錄4:留住文字的綠意》第10頁。董橋先生修理了那個長句,變成「那長舊書桌三條腿整齊,一條腿殘缺,用碎磚支著,桌面傾斜成一百七十度,堆滿書籍筆硯,下邊放著破爛箱子。我正在那張舊書桌上寫字。」文句經梳理後,讀起來是否順暢得多?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勘誤表

朋友出書,送了簽名本給栗。栗答應過年前把書讀完,順道做一張勘誤表作回禮。



起初以為斟誤表不會很長,誰知讀下去,發現的問題還真不少!不過一邊捉蟲,一邊都學到不少東西。舉例說,本以為「煩瑣」有誤,但原來「繁瑣」跟「煩瑣」一直在字典裡並存;「鉅細無遺」的「鉅」是錯別字,「巨細無遺」才對;「千錘百鍊」從來沒錯,可栗卻一直以為「千錘百煉」才是正道!若不是幫朋友做表,才不會知道這些事情。不知這算不算「好栗有好報」?



勘誤表剛完成初稿,仍有兩個問題:



一、「對症發藥」可否接受?栗在大陸網站見不少人使用這個詞語。



二、「盛筵」跟「盛宴」有何不同?想不通……



懇請各位賜教!



~ * ~ * ~ * ~ * ~ * ~ * ~ * ~ * ~



祝各位新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練習場初五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