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如果有神

(以下內容涉及電影「密陽」的劇情,敬請留意)
上週四甫下班,便飛奔到百老匯電影中心欣賞「密陽」。
電影講述申愛 (全度妍飾) 因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於是便帶同兒子到其丈夫的家鄉密陽定居,但她的兒子卻不幸遭人綁票並殺害。申愛在遇上此沉重打擊後,尋求宗教信仰的慰藉,誰知卻遇上另一挫折,令她最終精神崩潰。
電影挖苦或批判宗教信仰的意味不濃,但看過這個故事,滿腦子盡是些對宗教信仰的疑問:

一、如果世上真有神,為何祂要讓相信祂、追隨祂的人受苦受難?
在故事中,可以說申愛因信心不足,沒有把生命完全交托給神,才會落得如此慘淡下場;但其他全心全意相信祂的人呢?為何祂竟讓到異鄉傳教的南韓人慘遭塔利班殺害?難度要捨棄生命,才叫相信嗎?

二、宗教信仰是否治癒心靈創傷的最佳療方?
常聽一些基督徒說,遇上甚麼苦難便祈禱,把一切交托給神,祂自會作出最佳安排。我一直覺得這句忠告有問題──遇上苦難,不是該先從身邊的人開始尋求協助嗎?向遙不可及的祂祈禱有何用?難度真如某笑話所言,祂會差遣不同的人來打救我們?
不否認宗教信仰具有治癒心靈創傷的功能,但正如石琪在影評中所言,人與人之間的愛也很重要。在故事中,若不是得男主角對申愛不離不棄,申愛的境況可能更不堪。不過,若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大概會說男主角是神給申愛的恩賜吧?

三、人與神在角力嗎?
「角力」一詞,是在熊秉文一篇影評中看到的。看見這個詞兒,忽然想起清心在〈不能說的秘密〉中,提到人性與神性的吊詭。清心說,因為人是按神的形象塑造,所以信仰要求人要「神聖」,但人始終是人,有懦弱自私的一面,沒可能神聖,於是宗教就有一個叫「寬恕」的機制,讓人感激,並死心塌地去追隨!
要說我最不喜歡基督教的地方,就是「人生而有罪」這一條欲加之罪。我從沒要求來到這個世界上,現在不單要我受盡歷煉,還要我背負罪孽,那是何等不公平的事!
我不會像巴比倫人一樣,妄想要超越全能的祂,但就不能給渺小的人類較公平合理的待遇嗎?
--------------------------------------------------------------
在這裡開筆,本來只為了更接近心上人(?),誰知好像感染了他長氣的毛病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