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破曉之海



並非對大師特別崇敬,但就今屆國際電影節的選片來說,「大師級」的作品,確實是看高一線。



霍克舒倫杜夫 (Volker Schlöndorff) 以一份秘密軍事報告為藍本,再加上150 名法國囚犯的遺書,譜寫出【破曉之海】(Calm at Sea/ La mer à l'aube) 這個關於生命潮起潮落的故事。



故事由一場在囚營的賽跑開始。十七歲半的 Guy 在比賽中勝出,贏得一塊肥皂。他喜歡住在鄰營的女孩,常常借故親近,而女孩對他也有意思。雖然活在囚營中,但生活還是處處滿希望。可是,因為一名德國軍官被槍殺,德國政府下令處決 150 名法國囚犯,Guy 的名字不幸在名單之上……



影片的中段分兩線敘述,一方面是法國官員如何無奈接受德軍的命令,眼白白看著同胞犧牲,另一方面則是一班行刑在即的囚犯,如何渡過生命最後一段時光。故事的節奏明快,無奈、憤怒等情緒隨著故事推展而累積,到最後槍決一刻爆發,令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服。栗看過不少寫殘酷戰爭的作品,但能如此撩動栗心的並不多。不得不承認,大師確實有其過人之處,無怪乎大家一窩蜂的去看「大師級」的作品。



栗妹喜愛指數:


幸福的警察



妻子臨盆在即,令身為反恐部隊成員的 Yaron 滿心幸福,但這時他卻接到任務,要對付一班左翼青年……



納德夫拿披 (Nadav Lapid) 的【幸福的警察】(Policeman/Hashoter) 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寫
Yaron
和同僚的生活,第二部分寫左翼青年如何策劃一起綁架案,中間的轉折位頗為突然,要待故事臨近尾聲,觀眾才知道兩者之間的關連。



劇本的編排頗有心思,喜歡最後 Yaron 凝視 Shira (女詩人,左翼青年一員) 的一幕,無奈與絕望盡在不言中。可是對於以色列本土政治一竅不通的栗妹來說,整齣電影拍得有點悶,而當中「槍枝、性、肌肉」的象徵,自己亦不甚理解和欣賞,所以總體印象只屬一般。



栗妹喜愛指數:



延伸閱讀:http://www.variety.com/review/VE1117945751/


遠看很美

遠看很美,近看,當然就問題百出。



在波蘭的鄉郊有一條美麗的小村莊,那裡住著一家人,以收買爛銅爛鐵為生。家中有一位患病的祖母
(
腦退化症?),令生活壓力倍添沉重。一天,當家決定把病人送走,之後他自己也告失蹤……



【遠看很美】(It Looks Pretty from a Distance/Z daleka widok jest piekny)
是沙斯納夫婦 (Anka & Wilhelm Sasnal) 首次執導的長篇作品,借一家人的故事,揭示後社會主義下的波蘭,人民所面對的問題和壓抑。影片的對白很少,故事主線也不明顯,要理解頗費心思。若大家像栗妹一樣,每天要趕三場的話,這齣最好還是敬而遠之。



栗妹喜愛指數:


火玫瑰

戰後波蘭,滿目瘡痍。除了眼見的荒蕪,人民的心靈亦多虛空。



玫瑰的德軍丈夫在戰事中陣亡,留下她和女兒守護農莊。在那片遙遠之地,玫瑰不住遭俄軍和波蘭流寇搶劫和強姦。活在絕望中的玫瑰,某天收留了隱姓埋名的波蘭地下軍成員 TadeuszTadeusz 對玫瑰由憐生愛,可惜好景不常……




一向喜歡以戰爭為背景的故事,禾錫史馬佐斯基 (Wojciech Smarzowski)
的【火玫瑰】(Rose/Róza),正是栗喜歡的類型。故事的調子沉鬱,玫瑰和 Tadeusz 的遭遇令栗同情。不過,能在絕望的人生中,遇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上天對他倆算是不錯的了。



栗妹喜愛指數: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天地硫磺

若要先下地獄才得見天堂,你願意嗎?

【天地硫磺】(When Heaven Meets Hell) 中的四位印尼男士,為了生計,當上硫磺礦工。開採硫磺絕非易事,既要忍受嗆人的氣體,扛著硫磺塊時又要步步為營,以免在險峻的山路上失足。儘管工作環境如此惡劣,他們還是默默忍受下去,因為他們祈望自己的努力,能讓下一代過得更好……

人說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但這條改變命運之匙,絕非輕易便可得到。到底是該先顧及眼前的溫飽,還是子女的前途?真是兩難的抉擇。富裕地區的捐助,或許可解他們的燃眉之急,但長遠來說,還是得靠當地政府的支援。可是一個貪污腐敗的政府,又豈會關注民眾的福祉?

這齣紀錄片讓栗明白到,能生在香港,應該感恩。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間奏曲2:消失了的網誌


試了不同的方法,還是不能讓【註腳風雲】那篇網誌,在這個博中展現人前。
現在的情況是,栗只有在登入後,才能看見那篇網誌。雖然網誌的狀態為「公開」,但別人是看不見的,無論登入與否。
同類事件栗遇過一次,就是在 RSS Feed 讀到博客的網誌,但想回應時,卻怎樣也找不到那篇。起初以為博客在修改文章,但過了幾天,情況依然。想博客可能因事把文章藏起來,只好作罷。現在看來,該是系統出了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也真夠怪。在自己千多篇網誌中,為何單單只有這篇出了事?是文章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字詞嗎?豆瓣刪了 The Hunger Games 一文,栗總算明白原因,但【註腳風雲】的文字平常不過,為何會這樣?

文章連結:http://blog.yahoo.com/chestnut-girl/articles/663106/index 
【註腳風雲】的簡評: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63627/ 

核能國族




想看【核能國族】(Nuclear Nation),全因片長關係。不是長片情意結發作,而是栗很想知道,為何這齣關於福島核事變的紀錄片,竟然長達 145 分鐘。



影片分為四部份,分別是「春」、「梅雨」、「夏」和「秋」。拍攝團隊追訪了多位相關人士,既有平民百姓,又有政府官員,就連日本天皇伉儷也粉墨登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主理希望牧場的男士,他為動物所付出的關愛與努力,讓栗欽佩;而在事件中失去親人和家園的民眾,栗祝願他們能早日走出陰霾,重過正常的生活。



紀錄片的選材大體適切,唯獨是福島市長在某次政府會議上的發言,令栗看傻了眼──他竟然說遭人欺騙,不知道核電廠潛藏的危險?他以為自己在跟三歲小孩說話嗎?倒不如坦白承認自己財迷心竅吧!



回到片長問題,建議導演剪一個 90 120 分鐘的版本。現在這個版本頗為鬆散,重心不顯。到底他是想探討核能的安全,是想斥責商界和官員的無恥,還是想博取觀眾的同情和關注?在栗看來,任何一個目標都達不到。



栗妹喜愛指數:


庫爾德情人

早兩天扭開收音機,聽到關於法國回教徒的報導,誰知過不久,就看到了【庫爾德情人】(If You Die, I'll Kill You/ Si tu meurs, je te tue) 這齣電影。

【庫爾德情人】的故事,由監獄門口展開:剛出獄的 Phillipe,在酒吧結識了庫爾德人 Avdal,二人一見如故,更共同生活。Avdal 努力賺錢,好迎接未婚妻 Siba 到巴黎生活,誰知卻不幸心臟病發離世。面對 Avdal 之死,Phillipe 既要處理遺體,又要想辦法通知 Avdal 的親人,他應付得來嗎?

電影借 Avdal 之死,側寫回教徒因文化差異,在法國遇上的問題。例如回教徒不允許火葬,但在法國要土葬,費用卻是極之高昂。另外,Siba 一角盡現女性回教徒所受的壓抑,以及她們對自由的渴望。

電影不乏笑料,但感染力卻不足。栗明白 Siba 的難處,但卻連半點同情也擠不出。走鼠至此,不禁懷念起去年看的【難為愛情定分界】。

栗妹喜愛指數: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單車男孩




十一歲的 Cyril 被父親遺棄在收容所,但他卻不願相信,堅持要尋找父親下落。一次,他在診所結識了開髮型屋的 Samantha,他要求 Samantha 與他共渡週末。Cyril Samantha 逐漸建立起感情,但 Cyril 卻擺脫不了被父親遺棄的陰影,做了一些愚不可及的事情……



【單車男孩】(The Kid with a Bike/Le Gamin au Vélo) 是【羅挪的沉默】(Lorna's Silence) 的導演戴丹兄弟 (Jean-Pierre
Dardenne, Luc Dardenne)
的新作,獲 2011 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導演透過 Cyril 一角,探討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以及家庭對他們的影響。



電影拍得平實流暢,比利時的大自然風光十分賞心悅目。不過自己對 Samantha 的態度卻感到困惑,完全不能理解兼不能接受她對 Cyril 的關愛。兩個素昧平生的人,不過一起過了數個週末,就能建立起如此深厚的感情?對於像
Cyril
這樣可惡的小孩,又是否該如此無條件的去愛?


子彈橫飛盜美人




如果閣下以為謝勒度羅倫祖 (Gerardo Naranjo) 的【子彈橫飛盜美人】(Miss Bala),跟珊迪娜布洛主演的【選美俏底】(Miss Congeniality) 類似,那就大錯特錯了。



【子彈橫飛盜美人】這齣電影,其實是借選美側寫墨西哥的毒販戰。23 歲的羅拉跟友人一起參加選美,夢想成為新一屆的 Miss Bala California,可是她卻不幸被黑勢力盯上,淪為毒販的工具……



看電影時感受最深的,就是廉潔警隊對市民是何等重要。在墨西哥,黑勢力根植警隊,即使市民遇上毒販迫害,也只能像羅拉那樣順從,不然遇上與毒販狼狽為奸的警察,下場可能更悲慘。



羅拉的遭遇讓人同情,但若她不是貪慕虛榮要去選美,結局會否不同?想來也未必。活在一個如此無法無天的國度裡,就算不去選美,也可能碰上這樣悲慘的遭遇。

栗妹喜愛指數:


註腳風雲


子承父業,聽起來很美好,但真的做起來,問題倒還不少。



Eliezer Uriel Shkolnik 兩父子一同從事 Talmud
文獻研究,兒子是一位頗受歡迎的教授,著作甚豐;父親花了三十年所做的研究,卻被人捷足先登。他畢生的成就,就只有名字出現在某權威著作中其中一個註腳。



某天,父親接到通知,說他得到以色列獎。多年來,他跟這個獎項擦身而過,獲獎自是十分高興。但原來,這是一個誤報,真正的得獎者是他兒子。兒子在知道真相後,該如何處理事件?是撥亂反正,還是將錯就錯?



【註腳風雲】(Footnote/Hearat Shulayim) Eliezer Uriel Shkolnik 這對父子的角力,展現人性的弱點。正所謂同行如敵國,對同業嫉妒猜疑,在所難免。但若換成血濃於水的父與子,情況會否有所改善?抑或只有變本加厲?



挺喜歡故事的設定。古文獻研究是冷門的行業,獎項與認同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此令故事更具張力,父子之間的衝突更白熱化。另外,很喜歡飾演父親的演員,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目無表情,但他對兒子的惱恨,卻是從毛孔中滲透出來,演技非常出色!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三生組曲


自從讀了張小嫻的《
Channel A》,便開始對多線敘述的故事著迷。在電影節場刊見到【三生組曲】(Dreileben) 的簡介,說是三位德國導演,就著殺人犯潛逃這個主題,各自拍了90分鐘的影片,再合組放映。這樣有趣的節目,栗又豈會錯過?



在排隊等候進場時,心想:到底故事會以怎樣的形式開始和作結?三齣影片之間的關連又會如何展現?因為不想錯過任何細節,以免後來跟不上,於是看第一部作品時份外聚精會神。




第一部影片是基斯頓柏索 (Christian Petzold) 的【死亡的拍子】(Beats Being Dead),說的是一個被死亡陰影籠罩的愛情故事。在醫院當男看護的
Johannes,希望透過進修升格為醫生。某天他邂逅在酒店幫傭的 Ana,二人旋即打得火熱。可是隨著劇情推展,觀眾便發覺 Johannes 的性格並不如外表般單純。到底他跟 Ana 是否真有愛,抑或他打從一開始便只抱著玩玩的心態?另一方面,Ana 不幸被潛逃的殺人犯盯上,性命岌岌可危……



影片的節奏並非特別明快,但當中的懸疑成份卻頗為引人。例如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閉路電視影像,還有男女主角跟殺人犯似有還無的接觸,給栗的感覺十分酷。最記得 Ana 跑近山洞的一幕,從沒發覺死亡可以跟人如此接近!




第二部影片是杜明尼格夫 (Dominik Graf) 的【別死跟著我】(Don't Follow Me Around),影片的視點落在心理醫生
Johanna
身上。Johanna 接到任務,要到 Dreileben 跟進一宗警員向同袍開鎗的案件。在處理案件期間,她無意中發現當地警員的貪污腐敗,為自己和友人惹來麻煩。之後,她又協助警方追捕潛逃的殺人犯……



第二部影片當中有三條支線,分別是 Johanna如何識破警方的貪腐、她和友人的感情糾葛,以及她如何協助警方捉拿殺人犯。可能是支線繁雜,令到影片失去了重心。雖然後來捉拿犯人的一段拍得不錯,但散場時栗卻不禁問了一句:到底故事主要想表達些甚麼?




第三部影片是基斯杜鶴侯士拿 (Christoph Hochhausler) 的【一分鐘黑暗】(One Minute of Darkness),今次導演從殺人犯 Frank Molesch 的角度去說故事。Frank 的母親離世,於是警員便將他從監獄押解到醫院,讓他瞻仰母親遺容。其間因警員疏忽,令
Frank
有機會逃走。在逃亡其間,Frank 遇上一個躲藏在森林中的小女孩,又盯上一位妙齡女郎,打算向她埋手……



影片的前半部拍得入型入格,由囚車到醫院到森林,節奏明快,令栗目不轉睛。可是後來加入警員查案的一段,感覺卻有點格格不入。若能清楚表明警員跟第一位受害人的關係 (他們有關係嗎?),感覺可能會好一點。至於故事結局,其實早在意料之中,因此驚喜欠奉。



整個節目歷時五個多小時,散場時有一種彷如隔世的感覺。(而寫完這篇博文後,就覺得自己再世為栗了……)



~ * ~ * ~ * ~ * ~ * ~ * ~ * ~ * ~



IMDB連結:

Beats Being Dead - http://www.imdb.com/title/tt1718776/

Don't Follow Me Around - http://www.imdb.com/title/tt1718777/

One Minute of Darkness - http://www.imdb.com/title/tt1718775/



~ * ~ * ~ * ~ * ~ * ~ * ~ * ~ * ~



後話:除了共同主題和共同演員外,三齣影片其實還可以扣得更緊密一點。舉例說,在第三部影片中,Johannes
在發現自己推錯了門後,立即把門關上。可是在第一部影片中,那扇門卻是開著的!如果拍攝隊伍能注意到這些細節,這三部曲給觀眾的印象應該會更好。

栗妹喜愛指數: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The Hunger Games


去年初讀了《飢餓遊戲》和《飢餓遊戲:星火燎原》後,便一直盼望電影上映。等了近一年,終於看到電影,完了心願。



很多人說電影跟【大逃殺】相似,但其實,The Hunger Games 是一個關於革命的故事,題旨跟【大逃殺】完全不同。由 Katniss 自願代妹出戰開始,她便成為革命的徽號;她的一舉手、一投足,全都牽引住民眾的心,令當權者惶恐不安,非得除之而後快。



看電影時印象最深刻的,是 Katniss 那條火舞紅裙。當時她並不知道,自己身上的一團火,會引發日後多大的動盪,但栗很感恩故事中有這樣的一團火,帶給民眾希望,燒旺他們對抗都城的心──為了穩定,為了生活,到底要他們忍受多少的不公義和不合理?



今天是特首選舉的日子。全港市民,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躁爸爸狂媽媽

別以為「怪獸家長」只屬香港獨有,看波蘭斯基執導的新作【躁爸爸狂媽媽】(Carnage),就知道騎呢家長,處處皆是。



話說 Nancy 和 Penelope 的兒子在公園打架,Penelope 的兒子給打至面腫傷牙,於是她約了 Nancy 夫婦到家,商討如何解決問題。誰知言語上的無心衝撞,令到這兩對夫婦初則口角,繼而動武。到底這場談判最終會如何收科?





【躁爸爸狂媽媽】改編自法國舞台劇【豆泥戰爭】
(God of Carnage),透過兩對夫婦的爭吵,帶出一些夫妻間經常遇到的問題,例如丈夫對家事莫不關心,妻子對丈夫的要求又過份嚴苛等。波蘭斯基請來琦溫絲莉和茱迪科士打兩位好戲之人演繹狂媽媽,加上 Christoph Waltz 和 John C. Reilly 這兩位躁爸爸,令到整齣電影火花四濺,非常好看。



雖然自己不看舞台劇,但卻愛看由舞台移師至大銀幕上映的故事,愛其對白精警,劇力萬鈞。由【誘心人】(Closer)
到【聖訴】(Doubt) 到【躁爸爸狂媽媽】,沒一齣讓栗失望過。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忽然搭上你家姐


Jack
愛慕死黨
Iris,可 Iris 卻跟自己的兄弟 Tom 交往。後來二人本有機會發展,誰知 Jack 卻誤打誤撞,跟 Iris 的姐姐 Hannah 上床,Hannah 更可能懷上 Jack 的骨肉……



蓮莎頓 (Lynn Shelton) 的【忽然搭上你家姐】(Your Sister's Sister),說的就是這二女一男的愛情故事。雖然橋段似曾相識,不過電影拍得流暢自然,令栗看得很舒服。喜歡 Iris Hannah 說枕邊話的場景,親密感覺猶勝親姐妹。至於 Jack 一角,典型的莽撞漢,只能說男主角演得稱職。



栗妹喜愛指數:




[後話:換了栗是 Iris,才不會為 Jack 這個戇男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