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舊事一則。
聽朋友說,林行止先生在專欄中,就局長「串」議員的鬧劇,有精闢的分析,所以上上星期五放工後,便去買了一份《信報》來看。
文章固然精彩,但對於起首一句,栗子妹至今仍耿耿於懷:
老總和主筆昨天選了一個時間性不算迫切的論題寫「社評」,筆者有點意外。(十二月七日)
看見這句,先是呆了一呆,接著便感到有點心酸。讀了《信報》五、六年,日子雖不算長,但卻感情深厚。欣賞辦報人的信念,也認同報紙的立場。不過自從報紙易手後,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報紙的內容變得有點不痛不癢。林先生那句,印證了我的感覺不差。
當日《信報》賣盤,讀者和該報的專欄作家有不少迴響;其中反對的聲音佔最多,因為怕報紙變質,看來大家的擔心似乎已變成事實。但回想當初,賣報該是股東的最佳選擇。
今時今日,在香港辦報絕非易事;加上兩位主要股東年事已高,他們想退下火線、好好享受人生,實不為過。為了延續《信報》,找生力軍接棒實屬必要。
既然已把捧交出,接力的人要如何處置那根捧,便由不得交捧人說話了。但我在想,若林先生能預視《信報》今日的轉變,他會否仍願意賣盤呢?還是他會選擇「寧為玉碎,不作瓦全」,讓《信報》從此消失?
別太耿耿於懷,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一朝天子一朝臣呀!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19/2007 07:34:00]祈櫻子說得對。可是看著《信報》的社論變得越來越無力,好心痛。
事件日子好像有些少唔明白的地方
回覆刪除曾德成串陳太是12日5日傍晚
至今,唔多覺林行止和社評曾談論此事
但12月7日有一篇練乙錚的香島論叢,此文好似不代表信報立場,因為練只是前任編輯
練文於7號一早刋登,該文是連載舊文的,應一早已寫成
該文不錯顯示練乙錚很欣賞曾德成本人的學養,但冇問題
此文不可能視為撐陳太事件而寫
信報的論叢,向來左、中、右都有
我也好想知道吓詳情,究竟信報有冇變質
[版主回覆12/19/2007 07:46:00]求道少年:
林行止專欄在12月7日有提及此事,若有舊報紙,可翻看。
至於社論,印象應沒提過,所以林先生才會覺得意外。
練一文我也有看,惜7日那篇是下篇,我要找上篇來看,才敢評論。
讚曾德成沒問題,一份報紙也該有不同立場的文章。我最關心的是,社論為何沒提及此事。始終《信報》是政經報,不應只談經濟,不理政事。
朋友說得對,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事變了,報紙取向風格等也要有所變更。現在的《信報》不能說不好,但就肯定不是我從前認識的《信報》。
若然沒有「林行止專欄」和「投資者日記」,我不敢說讀者還會否認得那是《信報》。
櫻子說得不錯, 一朝天子一朝臣, 萬事也沒有個早知道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19/2007 07:47:00]無蹟:祈櫻子說得不錯,但心痛的感覺仍在。
我家仍有訂信報,都是老公看的
回覆刪除自從身家有跌冇升之後,我已再沒心機看信報了,反正再多的分析也於是無補
[版主回覆12/19/2007 07:50:00]淇淇:股市是一場講信心和耐力的遊戲,請別太早心灰意冷,好日子還沒到來呢!
我一直都很少看分析,只會盯著股價,等跌到差不多便入貨,然後放埋一邊。每日查3968的股價已成了習慣
在通脹和負利率的陰影下,我寧願做蟹。
哈哈..栗子妹講人言報?我由八零年開始看囉.談信報的風格.非三言兩語可說得清呢.該報由來保守,但有容量就是了.小島的氣侯,三十年前百家爭鳴,信報祇是個後中場,不痛不癢.但如今..大退潮.人人祇能叩頭.直正的保守也容不下呢.直人對林先生由來沒有特別感覺,要講負面的多.尤以我從不讀財經,不買股票,為何仍然看信報?哈哈..我祇看副刊,間中淘金.有幾位作者是心頭好而已.明報亦如是觀.在現今的香港,沒有一份報紙可彰顯新聞自由..不過香港人習慣了!
回覆刪除